济南大学审计处杨健
济南大学审计处是学校独立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现有人员10名,其中高级会计师、审计师6人,工程师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4人,本科4人,专科2人,设有财务审计室和工程审计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校长主管、纪委书记协管审计,并定期听取审计工作汇报。多年来,审计处在促进我校各部门依法办学、完善内控、防范风险、提高效益、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圆满完成了各项内审任务,是全省高校唯一连续九年被省审计厅、省内审协会评为“先进集体”、“做出突出贡献和创造新经验内审机构”的单位。
一、审计处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现状
(一)创新思路,全面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升级
审计处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核心、保值增值为目标”的现代内审模式,不断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和学校资金守护者的功能。
1.以专项审计与调查为抓手,探索开展管理审计。审计处充分发挥专项审计与调查具有的全局性、灵活性的特点,针对师生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项审计与调查工作,2011—2013年主要完成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基建工程往来款项及基本建设欠款、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高校学生教材折扣及学生奖助学金管理使用、二级学院社会服务收入、生均办学成本、中外合作办学和校企联合办学、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等项目的专项审计与调查工作。
通过基建工程往来款项的审计调查,梳理了合校以来基建往来款项,查清了已交付与未交付资产,已竣工与未竣工、已结算与未结算基建项目工程欠款及校内外基建负债情况,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详实的依据;通过我校生均办学成本进行的专项审计调查,在综合考虑学费收入、生均拨款、教育事业支出、基本建设支出、贷款利息等因素的情况下,计算出2010—2013学校生均培养成本,弄清了学校办学成本;通过学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指出了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学院层面对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弱化,横向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结题、绩效考核方面均缺乏编制及执行依据等问题。
通过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摸清了学校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整体情况,提出加强租赁、承包经营合同管理,跟踪落实合同有效实施等审计建议,促使有关职能部门加强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管理;通过学生教材折扣和奖助学金管理与发放情况的审计调查,对我校近几年来两项经费管理发放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切实保障了学生的切身利益;通过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专项审计,全面掌握了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存量、管理、使用效益以及存在问题。审计处提出的多项建议,得到了学校领导及管理部门的重视。
2.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结合,做好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事前监督,通过对工程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等招标文件、清单及标底进行审核,参与材料设备市场调研、考察等形式做好事前监督;做好事中控制,通过控制形象进度款、洽商变更审核、对各种材料的招标监督及材料的认质认价、定期参加基建协调会和工程监理例会、对隐蔽工程验收等形式,随时了解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对控制工程造价严格把关;事后结算审计,工程竣工后,通过加强对委托造价咨询单位的监督管理,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审计处与社会审计机构签订《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召开工程项目送审工作联席会,对出具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违约责任及处罚做出严格规定,并组织校内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严格复审,有效防范了风险。
2011—2013年共完成工程结算审计287项,完成工程造价报审值2.62亿,审定值2.21亿,审减金额0.41亿,审减率15.46%。
3.扎实做好各种监督和服务。一是严格学校合同管理规定,加强合同审计监督,三年共审签合同380份;二是加强对大宗物资采购的事前监督服务,三年共参加各种经济活动论证、市场考察、材料认质认价431次;三是做好工程建设、维修改造、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工作。
(二)强化服务意识,寓审计监督于服务之中
1.积极开展二级学院财务收支及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工作重心下移,加强服务意识。审计处对全校22个二级学院进行了财务收支及部分经济责任审计,及时帮助学院解决难题、化解和防范经济风险。三年来,共开展财务收支、预决算、经济责任审计31项,出具审计报告20份,审计意见书21份,审计调查报告9份,提出审计建议72条。
2.加强招标、议标工作的审计监督。学校审计部门及时介入全校招标、议标工作。审查投标单位资质、参与投标单位的报价分析及中标单位的评选工作,使招标过程在公开、公平、公正情况下进行,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审计文化与制度建设
国家审计署提出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价值理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审计处讲求清廉文明,提倡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审计预防、揭示和抵御风险的“免疫系统”功能。同时建立专业网站,开辟了工作动态、法律法规、业务流程等10个板块,让学校领导和教工充分了解认识审计工作,积极开展省属高校间的业务互动交流,提高学校审计理论水平。三年中除修改整理以前审计规章制度外,新增制定了《学院经费审计分类》、《学院维修支出审计暂行规定》、《济南大学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管理暂行办法》、《济南大学科研经费审计实施办法》、《济南大学建设工程合同审计要点》等制度。
二、审计工作与建设高水平大学存在的差距
多年来,审计处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财务审计方面:审计处在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风险审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等某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有些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审计结果的披露公示与综合利用较欠缺;审计整改方案的落实反馈方面还有待加强。
基本建设、维修项目审计方面:审计处应如何对建设维修项目在工程量清单编制阶段进行有效监督,而且这种监督既有利于维护学校利益、提高工作效率,又不造成部门之间的扯皮;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新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新合同对工期进度、合同价格、计量支付、竣工结算、缺陷责任等均有新的规定,特别是对于甲方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制度、新规定,审计处如何合理合法、有效有力地维护学校利益。对于以上问题,需要审计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探索。
审计队伍建设方面,审计处存在年龄老化、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目前审计处50岁以上者占60%,专业结构也比较单一,这均不利于新知识、新技能、新成果的学习利用,特别是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与利用。
三、审计工作努力方向
1.立足服务,强化监督,防范风险,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监督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审计处的职责就是服务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大局,贯彻执行“为规范财务会计工作服务,为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三服务指导思想,在监督中服务,服务中监督。
2.研究探索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一是审计介入的节点、审计形式、审计重点、审计方法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充分发挥审计事前节点服务的功能;二是通过审计推动预算执行速度,促进学校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效果;三是充分发挥审计报告载体作用,将审计中形成的结论、意见、建议、信息等成为领导决策的依据。
3.加强科研经费审计。要全面把握理解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科研经费管理文件精神,既要规范和解决问题,促进科研人员合规使用经费,防止廉政风险,又要进一步保护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4.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和绩效审计。根据学校党委组织部部署,统筹安排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将任中和离任审计有机结合,并不断加大任中审计比重,使之纳入常规化工作。对各类审计项目都要讲求审计效率,资金使用效率,投入产出效率,不但要看绝对数,更要看相对数。
5.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将审计结果利用制度化。审计结果公开制度是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今后拟逐步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扩大公开范围,深化公开内容,以适应教育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
6.制定基建、维修项目工程量清单审计办法,坚持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特别要确保基建项目竣工结算资料的规范与完整,细化工程结算审计规程,切实提高竣工结算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7.加强队伍建设,使审计队伍专业化、年轻化。2012年已引进两名工程审计人员,今后还将继续引进财务审计人员,保证审计队伍结构合理,以强化计算机审计的广度和深度。